房贷政策如何走?是否会连续降准?央行权威发声,六概略点
1月18日下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宣布会,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,并答记者问。出席宣布会的另有:中国人民银行钱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,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,视察统计司司长阮健弘。
每经小编总结了这场宣布会的六概略点。
1、把钱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。
2、近期房地产销售、购地、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。
3、兴旺经济体政策调解对我国影响有限。
4、预计2022年宏观杠杆率仍然会坚持基本稳定。
5、存准率进一程序整的空间变小了,但仍然另有一定的空间。
6、连续的单边升值或连续的单边贬值,在大国很难泛起,在中国更不可能泛起。
把钱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
刘国强体现,目今经济面临三重压力,⊙∪”自己就是最大的“进”。在经济下行压力基础缓解之前,进要效劳于稳,倒运于稳的政策不出台,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,做到以进促稳。简单说,目今重点的目标是稳,政策的要求是发力。
怎么发力?我想,从三个方面来说:一是富足发力,把钱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,坚持总量稳定,制止信贷塌方;二是精准发力,要致宽大而尽精微,金融部分不但要迎客上门,还要主动出击,凭据新生长理念的要求,主动找好项目,做有效的加法,优化经济结构;三是靠前发力。
现在虽然是年初,但一年的时间很短,一年之计在于春,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,前瞻操作,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,实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,不可拖,拖久了,市场关切落空了,落空了就不关切了,不关切就“哀莫大于心死”,后面的事就难办了,所以我们不可拖,要走在前面,实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。
近期房地产销售、购地、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
邹澜体现,在各方配合努力下,近期房地产销售、购地、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,市场预期稳步改善。从数据上看,2021年末,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.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9%,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.3个百分点,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734亿元,同比多增2020亿元,较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。
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安排,认真落实中央经济事情集会精神,坚持屋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凭据探索新生长模式的要求,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,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、一致性、稳定性,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治理制度,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,因城施策增进房地工业良性循环和健康生长。
“关于房贷政策,会凭据长效机制的安排,坚持基本稳定。”邹澜称,关于购房政策,房地产最焦点的特征之一是区域性,在房地产长效机制治理框架下,更多的是落实都会政府属地责任,结合外地市场形势,因城施策实施房地产调控。
兴旺经济体政策调解对我国影响有限
孙国峰体现,我们注意到近期主要兴旺经济体钱币政策开始调解,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也有较强预期,我国的宏观经济体量大、韧性强,应对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的钱币政策,没有搞洪流漫灌,而是搞好跨周期设计,坚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,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增强,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,这些都有助于缓和和应对外部危害。总的看,兴旺经济体政策调解对我国影响有限。
下一步,人民银行坚持稳字当头、以我为主,凭据海内形势掌握好稳健钱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,同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,发挥汇率调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效,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危害中性理念,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治理,强化预期治理,坚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,积极稳妥应对兴旺经济体钱币政策调解。
预计2022年宏观杠杆率仍然会坚持基本稳定
刘国强体现,2021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2.5%,比2020年末低7.7个百分点,如果凭据季度看的话,已经连续5个季度杠杆率下降。
预计2022年宏观杠杆率仍然会坚持基本稳定。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指出,2022年经济事情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,增强生长内生动力。目今宏观杠杆率连续下降,为未来金融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、科技立异、绿色生长的支持创立了空间。五个季度宏观杠杆率下降,为未来钱币政策创立了空间,杠杆越低空间越大。从国际上看,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照旧比较好的,经济增长韧性比较足,预计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仍然会快于主要的兴旺经济体,这样的话分母会坚持比较大,这就为未来更好坚持宏观杠杆率水平创立了条件。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、统筹协调,立足于效劳经济高质量生长,实施好跨周期钱币政策。
存准率进一程序整的空间变小了,但仍然另有一定的空间
刘国强体现,2021年,人民银行划分于7月与12月两次全面降准各0.5个百分点,释放恒久资金2.2万亿元,恒久资金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,体现了金融效劳实体经济的能力。降准之后,目今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是8.4%,这个水平已经不高了,无论是与其他生长中经济体照旧与我们历史上的存款准备金率相比,应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,下一步进一程序整的空间变小了。
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空间变小了但仍然另有一定的空间,我们可以凭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使用。
连续的单边升值或连续的单边贬值,在大国很难泛起,在中国更不可能泛起
刘国强体现,2021年泛起了频频美元走强,人民币更强的情况。这似乎不可理解,短期的视察难度增大。但这又在情理之中,好比说经济增长去年比较快,贸易顺差比较大,尤其是前期各人预期都比较好,所以支撑了人民币走强,这就导致短期泛起了美元强、人民币更强的情况。可是,如果把这个时间拉长成一个阶段来看,照旧比较合理的,总体照旧合理均衡、双向波动,所以从更长周期来看并没有改变什么纪律,只不过短期的测算、短期的预测就显得更难了,恒久来看照旧一个比较平稳的。
另外,中国是大国,连续的单边升值或连续的单边贬值,在大国很难泛起,在中国更不可能泛起。因为我们的宏观调控是有度的,我们也没有洪流漫灌,照旧凭据经济纪律做事,微观的市场机制也比较有效,虽然可能会有一些滋扰因素,但总体上照旧合理均衡、基本稳定。